


正要入睡时,合伙人戴总发来一条信息。内容是竞品公众号的一篇文章,还没点开,我就大约猜到,这家公司公众号的历史内容无非两个方向,“王婆卖瓜”和虚假宣传,点开后快速浏览,果然不出所料!只是有一些针对我司品牌含沙射影的诋毁和中伤,这些内容让戴总极为愤慨,并表示应给予义正言辞的还击。
我看了一眼文章的阅读量,还没到30。我当然知道戴总的愤慨主要是来自于竞品的歪曲事实和对我们品牌的恶意诋毁。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些恶意中伤如影随形,几乎蔓延整个2020年。
回首来路,我还清晰地记得公司品牌名的由来。在我们品牌建立之前,以电力驱动的儿童卡丁车有一种叫法,被称为“迷卡”(迷你卡丁车)。我在思考品牌名称的时候,分析过这个名词,在大众的认知里,“迷卡”这个词不容易被直观的理解为“儿童卡丁车”,而在一个品牌的名字中,不能涵盖品类,显然不是一个理想的名字。而另一方面迷卡两个字已经被其他品牌所注册,所以无论如何,以迷卡为后缀的品牌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为了起一个理想的名字,还要保证可以注册的前提,真可谓是绞尽脑汁,pass掉了很多备选方案。直到我第一次听到戴总说出“卡丁卡丁”,便觉眼前一亮。不仅朗朗上口,而且方便记忆,同时又在重复品类的过程中体现出一种速度感,而这正是项目的特点。
为了符合注册的标准并且形成可视的文字特点,我们决定品牌前两个字用谐音“咔叮”,在看到品牌文字后又能产生一种对声音的感官联想,更加方便形成记忆。更妙的是,我们两个萌萌的品牌吉祥物的名字也因此应运而生,就是现在大家熟悉的男孩咔咔,和女孩叮叮。
这就是“咔叮卡丁”品牌诞生的整个过程,但令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咔叮”两个字却成为了现在我们被山寨品牌效仿的灾区,各种以“咔叮”结尾的儿童卡丁车品牌层出不穷,想蹭一点正品的流量我们可以理解,但是不断的对外界歪曲事实,恶意诋毁,混淆是非,就是你们山寨的不对了,今天正一代“咔叮”正式号令所有二、三、四代“咔叮”,既然用了此二字就应知道家族名字的真正由来,以正视听,以儆效尤!
加盟卡丁车这件事的底层逻辑
做咔叮卡丁的两年里,从我们自己的第一家直营店,到现在的600多家加盟店,除了要时时去面对和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更加艰难的,是心路历程中的荆棘密布和杂草丛生。
于品牌方而言,加盟室内儿童卡丁车这件事的基础价值,是为加盟伙伴提供一站式的选址、设计、品牌授权、整场设备等开店所需的完整服务。直接体现出来的实际结果是,高效的开店节奏,统一的店铺品牌视觉形象,性价比最高的整场设备和可以依赖的、集中的售后服务。
而相对高阶一点的附加价值,是品牌方作为品牌这种无形资产的输出一方,在品牌形象的持续提升、品牌流量的汇聚与分发、品牌IP的打造与变现等具体环节上对个体店铺经营形成的间接支持。
在做这件事的早期,有位业内产业链上的朋友和我讲过,加盟行业是劣币驱逐良币,我当时听到还不以为然,现在却深有体会。
先从第一个层面基础价值讲起,这也是大部分加盟伙伴认为最实在、最直观的交易本质。即便是在这个最本质的层面,还是出现了很多颠覆我的常识认知之外的事情。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某些竞品经常在配置卡丁车的数量承诺上放大,而引导客户忽略车的性能和质量;某些竞品通常会放大项目的经营难度而后再讲运营和售后,从而迷惑客户忽略品牌的形象和门店的风格;
竞品通常在设备清单上玩儿文字游戏,发货时却以次充好货不对板;某些竞品甚至自己都没有仓储更不备库存,接单后让供应商分头发货,门店单单收货就要收上十几次,东拼西凑,不但没有质量的保证,还耽误了门店搭建的效率,更谈不上整体的视觉效果;
某些竞品甚至可以堂而皇之地将谁都可以免费注册的美团账号标价为价值9800的推广服务,更可以放出车辆和电池终身质保的豪言壮语。简而言之,成交之前,一切皆可承诺;成交之后,一切都别找我。
并非在这里吐槽竞争手段的下作和卑劣,而是在你看到这些低级且拙劣的手段竟能够忽悠到一些不明真相的客户时,那种痛心和惋惜。进而会上升到,你要如何去引领你的团队,坚守你的底限和操守。
其次是对品牌建设的持续投入,包括品牌形象的持续开发升级,以我们从1.0升级到2.0版本的形象投入为例,从IP形象设计、动画制作、VI体系设计、淘气堡、卡丁车玩法结合设计等等整套品牌视觉体系,仅设计团队就多达12个人,设计时间长达7个多月。
但这些投入,在不能全方位立体地对比品牌的客户面前,都无法产生直接优势。因为这种优势只能发生在门店开始经营后,而在选择品牌的初期,相当一部分用户,重点还是关注在第一个基础价值的层面。
再举一个衍生品开发的例子,每一个品牌衍生品的开发都需要经过设计、寻找供应商、打样、调整、最终量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还要承担时间成本和可能产生的库存风险。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其他品牌几乎不做衍生品的原因,他们实在不愿意在风险高和不能帮助他们成交的地方付出成本,最搞笑的是某些品牌居然直接使用跑跑卡丁车游戏里的人物形象作为IP人物,并且四处招摇。
一路走来,感慨良多,就此止笔,最后和大家一起分享那句经典的文案:愿你历经千帆,归来仍是少年!